作者:程世奇【1】 编审:曹玉福
病例简介
52岁女性,突发神志不清4小时,GCS评分8分。既往高血压病史多年,药物控制不佳。使用自制通道行内镜下血肿清除。
术前CT
术后CT
术前3D重建
术后3D重建
术前血肿3D重建精确计算血肿体积:31.2ml
手术切口如图
自制内镜鞘管(文末附相关信息)
内镜下轻柔吸除血肿
不断调整套筒方向,周围血肿挤入鞘管内。
术后血肿3D重建精确计算血肿体积1.06ml,血肿清除率约96.6%。
术后DTI
手术体会
(一)请说明手术切口选择经额入路的原因?较经颞部手术的优势?
选择经额入路因为大部分血肿将纤维束向颞侧推挤,经额部前内侧穿刺减少纤维束再次损伤。并且额部血管较颞部少,减少穿刺时损伤血管。
(二)请术中对血肿定位方法?如何避开中央前回? 穿刺方向定位?
术前利用3Dslicer进行血肿重建并精确设计穿刺通路以及计算角度,术中使用华为自带陀螺仪计算角度协助穿刺到血肿区。我们将切口设计于冠状缝前1cm及中线旁开3.5cm,通过额中回穿刺进入血肿,未涉及中央前回。
(三)鞘管穿刺深度大概多少?鞘管手术术中体会分析?
鞘管穿刺深度根据3D Slicer计算为7.5cm,将鞘管一次性插入血肿最远端,然后逐渐倒退清除血肿,术中根据血肿位置不断调整鞘管方向清除血肿。
术者介绍
张焱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医学博士、副主任医师、硕导
祝新根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科主任、主任医师、教授、博导
【1】程世奇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 研究生

神经内镜脑出血手术微创、灵活、可视,具有较少的脑组织损伤和较高血肿清除率等优点。透明鞘管(或称为通道)的应用为内镜手术提供了良好的手术视野,透明导管鞘内芯可直视下将鞘管置入血肿腔内。目前满足此条件的国产通道产品鞘芯多不透明或规格不甚满意,尤其脑室血肿清除时需要内径偏小一些的通道产品。进口通道价格离谱,有报道部分医院用胶片替代通道效果较好,但是也存在诸多问题。此病例所用的通道很好的解决了上述问题,而且价格绝对超乎想象,尤其适用于基层医院及经济困难患者(免费),欲了解具体参数等信息等可关注公众号后回复通道、鞘管或TD。
3DSlicer教程请关注公众号
鹤岗神经外科(HGsjwk)
- 最新
- 最热
只看作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