↑↑ 点击上方“3DSlicer社区”关注我们 ↑↑
作者:曹玉福,鹤岗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三病房
文章所有权归属作者,如需转载或引用图文请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。更多3DSlicer教程请关注公众号:SlicerCN(3DSlicer社区)
先来看看刘振川教授的两个血肿穿刺病例(影像资料来自网络,如有侵权请告知做删除处理)。
两个病人通过改良-立体定向软通道技术成功治愈,血肿引流干净漂亮,对于刘老师上千例的手术经验来说不算什么,但对于初学者来说,穿刺血肿成功的前提是准确测量和定位,一张标准OM线的CT用于定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,由于各种原因(患者躁动、技师操作等)导致扫描基线不准确,左右不对称等。有了3DSlicer就不同了,它能对患者CT图像进行矫正,今天主要介绍应用Transforms模块调整标准OM基线。
下面是一个脑出血患者的CT片(数据来自于网络),从眶部、颞部左右对比可见不对称,也非标准的OM线扫描,如果仅根据此CT胶片定位会加大难度。
可在菜单栏找到星样图标,点击调出“十字线”工具,选中Slice intersections。
进入到Transforms模块,Active Transforms选择Create new Transforms as…,这里命名默认为Transform,当然也可以更改为其他名称。
选中Transformable栏中的“CT”,通过点击绿色右箭头图标,将之移到Transformed栏中。
通过调节Rotation(旋转)中的滑块或微调后面的数值可改变基线的位置和倾斜角度,具体调整方法如下:
LR:轴位片中使中线与黄色线平行,通过调整矢状位片的位置可使中线与黄色线重合在一起。
PA:冠状位片中使中线与黄色线平行,通过调整矢状位片的位置可使中线与黄色线重合在一起。
IS:矢状位片中调整角度使红色线与OM线平行,可以通过轴位片进行观察,使眼球晶状体和外耳道同时显影即可。
通过调节Translation(平移)使图像居中显示,对应关系如下:
LR:图像左右平移(轴位像、冠状位像观察)
PA:图像前后平移(轴位像、矢状位像观察)
I S :图像上下平移(冠状位、矢状位像观察)
调整满意后,选中Transformed中的“CT”,点击Harden Transform按钮(非绿色左侧箭头按钮),将调整后的“CT”移到左侧Transformable。
点击Save或者快捷键Ctrl+S,调出保存对话框,更改保存文件路径后进行保存,也可以将此文件更名保存,以便于区分调节前后文件。
快捷键Ctrl+W关闭场景(Close scene),快捷键Ctrl+O选中刚才调整后的数据。通过模块Volumes调整预设使窗位窗宽调整到合适,标准的OM线CT数据调整完成。
调整后图像可见眼球晶状体及外耳道为一个层面(OM线),矢状位片可见脑干最大层面与鼻根位于一个层面。
还可以应用其他软件如Mango进行基线调整,以前在3DSlicer群里讲过,在此不再赘述。教程演示视频链接将发到群里交流。
文章校对:束旭俊 解放军82医院

如果对3DSlicer有兴趣但还没有加入3DSlicer社区的,可以扫码先进入预备群。
-
预备群不交流和讲课,只是一个中转站;
-
进入之后请看群公告,加群主微信号后才能拉入3DSlicer社区大群;
-
进入大群的要及时从3DSlicer预备群退出,否则超过100人后其他人无法通过扫码方式进入。
-
已经进入到3DSlicer社区大群的不要加入预备群,多谢。
-
如果以前未接触过3DSlicer的,请看文末原文扫盲。

暂无评论内容